12月5日,由中国水科院、减灾中心(防御中心)主办的国际干旱灾害与减灾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专项项目“基于多层级水网工程和数字孪生技术的特大干旱协同防控”(2023YFC3006600)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项目首席、减灾中心(防御中心)副主任吕娟主持论坛。国内外专家围绕“变化环境下干旱灾害防御技术和管理措施”展开研讨,聚焦防旱抗旱新理念、新技术,交流共享全球经验。
来自中国水科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部信息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福州大学等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42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论坛现场
吕娟主持论坛
会议致辞
王浩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类似颠覆传统认知、突破历史极值的干旱灾害事件未来可能成为“新常态”,需加强干旱致灾过程与成灾机理研究、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旱情监测预警技术、构建具有动力学机制的旱情预测预报新技术、深化气候变化下干旱灾害风险及加强干旱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控技术研究。“骏马自知前程远,无需扬鞭自奋蹄”,希望共同携手为推动干旱灾害防御与管理能力提升、开创抗旱减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菲利普·顾博维尔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干旱对粮食生产和社会均产生深刻影响,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近年来,欧洲和中国均受到了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需要寻找正确的策略和适应方法来预测和管理干旱。举办国际干旱灾害与减灾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为所有参会者提供了交流与分享干旱应对策略的机会。
主旨报告
韩国高丽大学李承昊教授(Seungho Lee)以《韩国旱灾风险管理研究》(Drought disaster management in South Korea)为题,介绍了韩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目的及必要性,干旱灾害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框架、法规及手册的制定方法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研究员以《中国西部地区干旱变化研究》(Drought change over western China)为题,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影响,详细阐述了青藏高原干旱与植被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暖-湿”变化与极端降水、高温事件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
印度理工学院维马尔·米什拉教授(Vimal Mishra)以《气候变暖下印度干旱:挑战与缓解》(Drought under warming climate in India: challenges and mitigation)为题,介绍了印度历史重大干旱事件,阐释了极端干热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之间的关系,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干热事件的变化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灾害与风险管理中心执行主任小池俊雄教授(Toshio Koike)以《基于卫星数据同化系统的农业干旱监测和预报》(Agricultural drought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using a satellite-base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为题,介绍了基于卫星数据同化系统的气象及水文干旱监测、模拟和预报关键技术方法,评估了极端事件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徐宗学教授以《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干旱形成机制与评估技术》(Mechanism and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the Northeast Area of China)为题,强调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干旱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详细阐述了东北地区农业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形成机制,提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了东北地区农业旱灾的监测预警平台。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克里斯托夫·梅尔茨教授(Christoph Merz)以《地下水补给新工具研发:提升更新世地貌下的含水层保水能力》(Improving water retention in Pleistocene landscapes - Development of a toolbox for surface-induced managed groundwater recharge)为题,从提高景观蓄水能力和人工地下水补给两个方面,介绍了德国东部地区的干旱应对措施,并介绍了团队为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开发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水资源规划工具及应用效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屈艳萍正高以《旱情监测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search on drought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为题,从旱情监测预警现状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中国水科院研发的旱情综合监测模型及技术以及基于此技术研发的全国旱情监测预警综合平台,并对未来抗旱减灾领域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英国生态学与水文学中心杰米·哈纳福德教授(Jamie Hanaford)以《科学制定英国干旱计划:从下个季度至下个世纪》(Science to help the UK plan for droughts: from next season to the 2080s)为题,介绍了用于干旱监测和预测的在线工具和数据集,强调了科技在解决干旱问题上的核心作用,并分享了运用预测模型进行水资源规划的成功案例。
交流讨论
现场以及线上的专家、学者、学生积极提问,就各国的干旱监测预警、预测预报、风险评估、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交流了干旱灾害应对策略和防御经验。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本次论坛非常有意义,收获颇丰,对于国际社会防旱抗旱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实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希望这样的会议能够定期召开,增进相互了解,共同为全球粮食和供水安全做出贡献。